在福建师范大学的篮球馆里,一个身影总是在场边忙碌着——她不是球员,却与每一场比赛的胜负息息相关;她不是教练,却对球队的战术和人员了如指掌,她就是福建师大男篮的球队经理黄楚琪,一个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CUBAL(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)的幕后英雄。
从篮球爱好者到球队管家
黄楚琪与篮球的缘分始于童年,生长在一个热爱体育的家庭,她从小就对篮球产生了浓厚兴趣,高中时期,她曾是校女子篮球队的一员,但进入福建师范大学后,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篮球梦想——担任男篮球队经理。
"大一时看到球队招募经理的公告,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"黄楚琪回忆道,"虽然不能以球员身份上场拼搏,但能够为球队贡献力量,同样让我感到自豪。"
初入球队时,黄楚琪对经理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"帮忙拿拿东西、记录数据"的层面,然而很快她就发现,这份工作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。
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全能经理
球队经理的工作琐碎而繁重,黄楚琪需要协调训练时间、管理装备、安排行程、记录数据、处理伤病、甚至关心队员的心理状态,比赛日,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场馆,最后一个离开。
"楚琪就像我们的大管家,"福建师大男篮主教练评价道,"从训练用的篮球到队员的饮食营养,从对手情报收集到比赛录像分析,她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,球队能够专心训练和比赛,离不开她的默默付出。"
在技术统计方面,黄楚琪下了苦功,她自学了视频剪辑软件,每场比赛后都会连夜剪辑比赛录像,标注出需要改进的环节,为教练组提供参考,她还建立了一套详细的数据统计系统,记录每个球员的技术特点和状态起伏。
"数据不会说谎,"黄楚琪说,"通过分析数据,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评估球员表现,找出球队的不足之处。"
挑战与成长并存
担任球队经理的三年里,黄楚琪遇到了无数挑战,最让她难忘的是去年 regional 决赛前的突发情况——主力球员在赛前训练中意外受伤。
"那天晚上我几乎没睡,"黄楚琪回忆道,"一边协助安排队员就医,一边紧急调整比赛预案,还要安抚其他千亿球友会队员的情绪。"她的冷静处理为教练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最终球队调整战术,取得了那场关键比赛的胜利。
人际关系的平衡也是经理工作的难点,黄楚琪需要与性格各异的队员沟通,理解他们的需求,同时保持适当的 professional 距离。"我既是他们的朋友,也是管理者和服务者,这种身份的转换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。"
看不见的付出
很多人看不到的是,黄楚琪为这份工作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,赛季期间,她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,甚至期末考试期间也要兼顾学业和球队事务。
"最对不起的是我的室友们,"黄楚琪笑着说,"经常我回宿舍时她们已经睡了,早上出门时她们还没醒,有时候她们会开玩笑说'我们宿舍只有三个人'。"
尽管如此,黄楚琪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。"看到球队不断进步,看到队员在场上拼搏的身影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"
女性在体育管理中的角色
作为少数的女性球队经理,黄楚琪对性别角色有自己的见解。"体育管理不应该有性别界限,女性在这方面反而有独特优势——我们更注重细节,更善于沟通,更有耐心处理琐碎事务。"
她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,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为"琪姐",不仅因为她是学姐,更因为她值得信赖的能力和人品。
"琪姐是我们球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"队长表示,"她记得每个人的习惯和需求,甚至比我们自己还想得周到,有她在,我们就能全心专注于比赛。"
随着毕业季临近,黄楚琪已经开始培养接班人。"我希望把经验传授给下一任经理,让这套管理体系能够延续下去。"
对于未来,黄楚琪计划从事与体育管理相关的工作。"这段经历让我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,无论是篮球还是其他运动项目,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,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和发展。"
福建师大男篮近年来在CUBAL中的表现稳步提升,这背后离不开像黄楚琪这样的幕后工作者的付出,他们不像场上球员那样光彩夺目,却是球队运转的润滑剂和支撑点。
背后的意义
黄楚琪的故事代表了CUBAL中无数幕后工作者的共同经历,大学生体育不仅是竞技比拼,更是育人平台,年轻人学习团队合作、责任担当和时间管理,这些品质将使他们受益终身。
"很多人问我,做球队经理又没有报酬,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,"黄楚琪说,"我的回答很简单——热爱,对篮球的热爱,对团队的热爱,对这份事业的热爱,这种热爱让我愿意付出,也在付出中收获了成长和快乐。"
夕阳西下,福建师大的篮球馆再次响起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,黄楚琪站在场边,手中拿着战术板和数据表,目光追随着场上奔跑的身影,她是这场青春拼搏的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;是服务者,也是塑造者。
这就是球队经理的故事——没有闪光灯的追逐,没有颁奖台的荣耀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,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努力,构筑了CUBAL联赛坚实的基础,推动着中国大学生篮球不断向前发展。
在篮球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,发出独特的光芒,黄楚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,并用热情和专业书写着不一样的篮球人生。
评论列表